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监督

淮北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2025年04月14日 10:12    信息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安徽省淮北市积极探索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核心的“三位一体”金融创新模式,将知识产权从“无形资产”转化为“真金白银”,为中小科创企业纾困解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2024年,淮北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231笔,融资金额41亿元。获得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有效发明专利在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占比达到32.8%。

专班统筹,高位推动破解部门协同难题。跨部门联合组建专班,由市市场监管局、金融监管分局牵头,吸纳县区监管部门、银行、担保机构分管负责人跨部门联合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政策制定、资源调配和进度督导。强化政策落地执行,出台淮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知识产权金融纳入县区测评指标,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政策纵向贯通、横向联动。

队伍下沉,多级联动打通服务堵点。构建“市-县-网点”三级服务网络。组建由监管部门、银行支行、担保机构组成的60人专项服务队,深入园区开展“一对一”辅导,2024年累计举办银企对接会30余场,覆盖企业500余家次。精准化政策宣贯与需求匹配。针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差异化需求,设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产品包,简化评估流程,压缩审批周期,不断提高科创企业融资效率和覆盖面,知识产权质押普惠融资惠及企业数同比增长94%。

机制创新,全周期保障服务可持续性。深化政银战略合作。市市场监管局与邮储银行淮北市分行、工商银行淮北分行等5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细化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合作方式与工作机制,促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动态监测与闭环管理。相关部门按季度、分县区制定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指导性计划。定期通报各县区、各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进度。切实发挥专班作用,加强部门会商,及时梳理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的堵点和难点,助力创新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