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88号公告
 
           
           关于批准对嵊泗贻贝、靖安白茶、火烧坪
 
           包儿菜、新兴排米粉、灵山凉粉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嵊泗贻贝、靖安白茶、火烧坪包儿菜、新兴排米粉、灵山凉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嵊泗贻贝、靖安白茶、火烧坪包儿菜、新兴排米粉、灵山凉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一、嵊泗贻贝
 
           (一)产地范围。
 
           嵊泗贻贝产地范围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的海域,东经121°30′至123°25′,北纬30°24′至31°04′。
 
           (二)专用标志使用。
 
           嵊泗贻贝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嵊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嵊泗贻贝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1)。
 
           二、靖安白茶
 
           (一)产地范围。
 
           靖安白茶产地范围为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罗湾乡、璪都镇、三爪仑乡、宝峰镇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靖安白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靖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靖安白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
 
           三、火烧坪包儿菜
 
           (一)产地范围。
 
           火烧坪包儿菜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贺家坪镇、榔坪镇、资丘镇、渔峡口镇、都镇湾镇、鸭子口乡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火烧坪包儿菜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火烧坪包儿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3)。
 
           四、新兴排米粉
 
           (一)产地范围。
 
           新兴排米粉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新兴排米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新兴排米粉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4)。
 
           五、灵山凉粉
 
           (一)产地范围。
 
           灵山凉粉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城镇、新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沙坪镇、太平镇、武利镇、伯劳镇、文利镇、佛子镇、平山镇、平南镇、烟墩镇、丰塘镇、石塘镇1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灵山凉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灵山凉粉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嵊泗贻贝质量技术要求
 
           2.靖安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3.火烧坪包儿菜质量技术要求
 
           4.新兴排米粉质量技术要求
 
           5.灵山凉粉质量技术要求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附件1:
 
           嵊泗贻贝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厚壳贻贝(MytiluscrassitestaLischke)、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é)
 
           二、养殖海域环境条件
 
           一类自然海域贝类生产区,海地平坦,地质为泥底,海流流速≥1.5m/s,水温5℃至29℃,盐度15‰至35‰,pH值7.8至8.3。水深在低潮线以下5米至10米。浮游生物量达到400mg/m3。
 
           三、养殖
 
           1.苗种:采集于产地范围内的自然海区。
 
           2.养殖方式:筏式养殖,浮筏依水深高、中、矮排列,与主潮流或主风力方向成5°至10°角,间距3.5m至4m。
 
           (1)包苗:先铺上网片,从头到尾撒上一行贝苗,放上养殖绳后边缝边搁苗,包苗密度700个/m至1000个/m。
 
           (2)海上挂养:吊绳间距50cm至70cm。
 
           (3)放养管理:日常巡海,及时增加浮子,勤查勤换磨损断股吊绳。
 
           3.收获:
 
           (1)收获时间:厚壳贻贝:全年;紫贻贝:5至8月份。
 
           (2)收获规格:厚壳贻贝:壳长≥8cm;紫贻贝:壳长≥4cm。 
 
           四、加工
 
           1.冻贻贝加工流程:贻贝摘取→壳体清洗→蒸煮→ 剥壳、去足丝→肉体清洗→单冻→速冻→包装→冷藏。
 
           2.干贻贝加工流程:贻贝摘取→壳体清洗→蒸煮→ 剥壳、去足丝→肉体清洗→干燥→包装→冷藏。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品种  
              产品形态  
              外观  
              口感  
               
              
              厚壳贻贝  
              活体  
              肉质部分呈洁白、杏黄或桔红,体形饱满,色泽诱人,个体长度:8 cm~12cm。  
              肉质紧密厚实,具嚼劲。  
               
              
              冻品  
              冰衣良好无干耗,具有冻品特殊色泽,个体长度:5 cm~9cm。  
              肉质致密,水煮后有弹性,不松散,仍带有贻贝固有的鲜味和口感。  
               
              
              干品  
              肉质部分呈桔红或褐红色,体型饱满,个体长度:3 cm~4cm。  
              肉质极为紧密,极具嚼劲。  
               
              
              紫贻贝  
              活体  
              肉质部分以洁白、杏黄居多,体形饱满,色泽明亮,个体长度:4 cm~8cm。  
              肉质细密,口感滑嫩。  
               
              
              冻品  
              冰衣良好无干耗,具有冻品特殊色泽,个体长度:2 cm~4cm。  
              肉质紧密,水煮后口感滑嫩有弹性。  
               
              
              干品  
              肉质部分呈桔红或褐红色,体型饱满,个体长度:1.5 cm~3cm。  
              肉质紧密,有嚼劲。  
               
             
           
 
           2.理化指标:
 
            
             
              
              品种  
              产品形态  
              蛋白质  
              脂肪  
               
              
              厚壳贻贝  
              活体  
              ≥10%  
              ≤2.2%  
               
              
              冻品  
              ≥11%  
              ≤5%  
               
              
              干品  
              ≥45%  
              ≤5%  
               
              
              紫贻贝  
              活体  
              ≥9%  
              ≤2.2%  
               
              
              冻品  
              ≥10%  
              ≤5%  
               
              
              干品  
              ≥40%  
              ≤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2:
 
           靖安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宜制作靖安白茶的当地群体种以及其它茶树良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400m的山地。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紫色土以及冲积土,土壤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土层厚度≥1m,地下水位小于1m,pH值4.5至6.5,土壤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繁殖:采用扦插繁殖技术育苗。
 
           2.定植:春季定植时间为2 月中旬至3 月上旬,秋季定植时间为10 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为≤60000株/公顷。
 
           3.茶园施肥:每年施用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肥≥15000kg/公顷,施肥深度≥20cm。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多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按照标准采摘一芽至一芽二叶初展的新鲜芽叶。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
 
           2.工艺要求:
 
           (1)摊青:室温控制在20℃至25℃,时间4至8小时。当叶片柔软,散发青气,含水率60%至65%时停止摊青。
 
           (2)杀青:锅温控制在200℃至230℃,杀青时间4分钟至6分钟。当叶子颜色变深,萎蔫,手握柔软松散,折梗不断,青气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约15%至20%时停杀青。
 
           (3)理条:锅温控制在90℃至110℃,时间7分钟至9分钟。当95%以上茶条圆直,手摸有触手感(约7成干)时,即停止理条。
 
           (4)烘干:温度85℃至95℃,时间30分钟至60分钟,当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5%时,立即摊凉至室温。最后包装存放。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形条索紧直,形如凤羽,色如玉霜,油润光亮。内质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叶面玉白,叶脉翠绿。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含量≥36%,氨基酸含量≥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3:
 
           火烧坪包儿菜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原生地方品种和京丰一号。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1200米至1800米,坡度≤25度的地块,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质地为中壤,有机质含量≥1.5%,pH值5.0至6.5。
 
           三、栽培管理
 
           1.播种育苗:3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用种7.5g;当幼苗长到3叶1心时间苗定苗,每平方留苗≤600株。
 
           2.定植: 定植时间为4月中旬至8月上旬,每公顷定植密度≤49500株。
 
           3.施肥: 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45000kg。
 
           4.收获: 定植后80至90天产品成熟时采收,收获时间为7月至11月。采收标准为手捏有紧实感,叶球成扁平状。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多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叶球扁平状,紧实,味微甜,口感脆嫩。
 
           2.理化指标: 单球重量为1.5kg至2.0kg,每100克鲜菜含水份≥94.8g,可溶性糖≥3.5g,粗纤维≤0.9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4:
 
           新兴排米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材料
 
           1.大米:产地范围内生产的籼稻米,陈化期为3个月至9个月,直链淀粉含量≥25%。
 
           2.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山泉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浸泡→磨浆→脱水→蒸粉→挤压成型→冷却→复蒸→洗粉成型→干燥→成品。
 
           三、加工要点
 
           1.浸泡:采用常温浸泡。春夏季节浸泡时间2至4小时,秋冬季浸泡时间4至6小时,浸泡到大米手捻碎且无硬心。
 
           2.脱水:将米浆中的水分脱去,脱水后的米粉含水量在35%至40%。
 
           3.蒸粉:蒸粉后的粉料呈软性块状,熟度为75%至80%。
 
           4.挤压成型:采用二次压挤压成型,挤压后粉丝直径为0.5 mm至0.8mm。
 
           5.复蒸:复蒸温度为100℃至110℃,时间为25 min至35min。
 
           6.洗粉成型:用常温水翻动搓洗粉丝,使粉丝松散、不粘连。按一定重量要求,将粉丝梳理折叠长方体,摆放在长方形盘中。
 
           7.干燥:采用自然或用热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60℃,干燥后粉丝含水量≤14%。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粉丝润而透明,表面有光泽,复水后半透明;组织形态:丝条粗细均匀,有弹性;口感:煮后口感软滑、柔韧、爽口、不粘牙。
 
           2.理化指标: 水份含量≤14.0%,酸度≤5°T,断条率≤15%,汤汁沉淀物≤1.0 ml/1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5:
 
           灵山凉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 凉粉草:仙草(MesonachinensisBenth)。必须选用产地范围内生产的,提取浸膏量不少于23%的凉粉草。
 
           2. 食用淀粉: 必须选用支链淀粉含量≥80%,细度≥100目的食用木薯淀粉。
 
           3. 水:必须使用保护范围内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地表水,PH值6.5至7.4,总硬度≤13德度,矿化度≤350 mg/L。
 
           二、生产工艺
 
           1. 粉状灵山凉粉:
 
           (1)工艺流程:
 
           凉粉草→挑选→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过滤→浓缩→加入食用木薯淀粉搅拌均匀→烘干→粉碎→分装。
 
           (2)技术要求:
 
           ①投料前处理:将凉粉草除杂、切段、洗净;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凉粉草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按凉粉草与水的重量比为1︰20加水,浸泡30分钟,煮沸提取两次,每次2至2.5小时,提取液过滤;
 
           ③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至波美度为8.0左右的浸膏;
 
           ④根据测量的凝胶强度加入适量食用淀粉,在55℃至65℃下缓慢烘烤48小时,粉碎过80目筛并分装。
 
           2.凝胶状灵山凉粉:
 
           (1)工艺流程:
 
           凉粉草→挑选→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过滤→浓缩→蔗糖、蜂蜜、食用木薯淀粉、凉粉草提取液、水→搅拌加热至沸腾→灌装→封口→灭菌→冷却。
 
           (2)技术要求:
 
           ①投料前处理:将凉粉草除杂、切段、洗净;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凉粉草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按凉粉草与水的重量比为1︰20加水,浸泡30分钟,煮沸提取两次,每次2至2.5小时,提取液过滤;
 
           ③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至波美度为2.2左右的浸膏;
 
           ④将浸膏、食用淀粉、水按1︰1︰40至50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搅拌均匀,在蒸煮锅中煮沸15分钟;
 
           ⑤灌装,封口,在121℃下杀菌,冷却后包装。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粉状灵山凉粉:为固体粉末,经加热煮沸冲调即成半固体状凉粉膏体,热饮时呈现糊状,冷却至室温凝结成冻。滋味略甘醇,但食用后有回甘滋味流贯于口中,口感舒爽。
 
           (2)凝胶状灵山凉粉:色泽呈均匀的棕黄色至黑褐色,晶莹剔透,为有弹性的半固体膏状物,伴有少量糖液,味微芳香而甘醇,品质滑嫩爽口,具有凉粉草特有气味。
 
           2. 理化指标: 
 
           (1)粉状灵山凉粉:水分≤10%,细度不小于100目,pH值7.5至9.5,凝胶强度0.08至0.12㎏/cm2。
 
           (2)凝胶状灵山凉粉:固形物含量≥80%,pH值7.5至8.8,凝胶强度0.22至0.35㎏/cm2,干燥物含量≥1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关于批准对嵊泗贻贝、靖安白茶、火烧坪
包儿菜、新兴排米粉、灵山凉粉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嵊泗贻贝、靖安白茶、火烧坪包儿菜、新兴排米粉、灵山凉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嵊泗贻贝、靖安白茶、火烧坪包儿菜、新兴排米粉、灵山凉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一、嵊泗贻贝
(一)产地范围。
嵊泗贻贝产地范围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的海域,东经121°30′至123°25′,北纬30°24′至31°04′。
(二)专用标志使用。
嵊泗贻贝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嵊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嵊泗贻贝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1)。
二、靖安白茶
(一)产地范围。
靖安白茶产地范围为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罗湾乡、璪都镇、三爪仑乡、宝峰镇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靖安白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靖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靖安白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
三、火烧坪包儿菜
(一)产地范围。
火烧坪包儿菜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贺家坪镇、榔坪镇、资丘镇、渔峡口镇、都镇湾镇、鸭子口乡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火烧坪包儿菜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火烧坪包儿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3)。
四、新兴排米粉
(一)产地范围。
新兴排米粉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新兴排米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新兴排米粉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4)。
五、灵山凉粉
(一)产地范围。
灵山凉粉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城镇、新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沙坪镇、太平镇、武利镇、伯劳镇、文利镇、佛子镇、平山镇、平南镇、烟墩镇、丰塘镇、石塘镇1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灵山凉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灵山凉粉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嵊泗贻贝质量技术要求
2.靖安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3.火烧坪包儿菜质量技术要求
4.新兴排米粉质量技术要求
5.灵山凉粉质量技术要求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附件1:
嵊泗贻贝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厚壳贻贝(MytiluscrassitestaLischke)、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é)
二、养殖海域环境条件
一类自然海域贝类生产区,海地平坦,地质为泥底,海流流速≥1.5m/s,水温5℃至29℃,盐度15‰至35‰,pH值7.8至8.3。水深在低潮线以下5米至10米。浮游生物量达到400mg/m3。
三、养殖
1.苗种:采集于产地范围内的自然海区。
2.养殖方式:筏式养殖,浮筏依水深高、中、矮排列,与主潮流或主风力方向成5°至10°角,间距3.5m至4m。
(1)包苗:先铺上网片,从头到尾撒上一行贝苗,放上养殖绳后边缝边搁苗,包苗密度700个/m至1000个/m。
(2)海上挂养:吊绳间距50cm至70cm。
(3)放养管理:日常巡海,及时增加浮子,勤查勤换磨损断股吊绳。
3.收获:
(1)收获时间:厚壳贻贝:全年;紫贻贝:5至8月份。
(2)收获规格:厚壳贻贝:壳长≥8cm;紫贻贝:壳长≥4cm。
四、加工
1.冻贻贝加工流程:贻贝摘取→壳体清洗→蒸煮→ 剥壳、去足丝→肉体清洗→单冻→速冻→包装→冷藏。
2.干贻贝加工流程:贻贝摘取→壳体清洗→蒸煮→ 剥壳、去足丝→肉体清洗→干燥→包装→冷藏。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 品种 | 产品形态 | 外观 | 口感 | 
| 厚壳贻贝 | 活体 | 肉质部分呈洁白、杏黄或桔红,体形饱满,色泽诱人,个体长度:8 cm~12cm。 | 肉质紧密厚实,具嚼劲。 | 
| 冻品 | 冰衣良好无干耗,具有冻品特殊色泽,个体长度:5 cm~9cm。 | 肉质致密,水煮后有弹性,不松散,仍带有贻贝固有的鲜味和口感。 | |
| 干品 | 肉质部分呈桔红或褐红色,体型饱满,个体长度:3 cm~4cm。 | 肉质极为紧密,极具嚼劲。 | |
| 紫贻贝 | 活体 | 肉质部分以洁白、杏黄居多,体形饱满,色泽明亮,个体长度:4 cm~8cm。 | 肉质细密,口感滑嫩。 | 
| 冻品 | 冰衣良好无干耗,具有冻品特殊色泽,个体长度:2 cm~4cm。 | 肉质紧密,水煮后口感滑嫩有弹性。 | |
| 干品 | 肉质部分呈桔红或褐红色,体型饱满,个体长度:1.5 cm~3cm。 | 肉质紧密,有嚼劲。 | 
2.理化指标:
| 品种 | 产品形态 | 蛋白质 | 脂肪 | 
| 厚壳贻贝 | 活体 | ≥10% | ≤2.2% | 
| 冻品 | ≥11% | ≤5% | |
| 干品 | ≥45% | ≤5% | |
| 紫贻贝 | 活体 | ≥9% | ≤2.2% | 
| 冻品 | ≥10% | ≤5% | |
| 干品 | ≥40% | ≤5%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2:
靖安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宜制作靖安白茶的当地群体种以及其它茶树良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400m的山地。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紫色土以及冲积土,土壤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土层厚度≥1m,地下水位小于1m,pH值4.5至6.5,土壤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繁殖:采用扦插繁殖技术育苗。
2.定植:春季定植时间为2 月中旬至3 月上旬,秋季定植时间为10 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为≤60000株/公顷。
3.茶园施肥:每年施用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肥≥15000kg/公顷,施肥深度≥20cm。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多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按照标准采摘一芽至一芽二叶初展的新鲜芽叶。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
2.工艺要求:
(1)摊青:室温控制在20℃至25℃,时间4至8小时。当叶片柔软,散发青气,含水率60%至65%时停止摊青。
(2)杀青:锅温控制在200℃至230℃,杀青时间4分钟至6分钟。当叶子颜色变深,萎蔫,手握柔软松散,折梗不断,青气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约15%至20%时停杀青。
(3)理条:锅温控制在90℃至110℃,时间7分钟至9分钟。当95%以上茶条圆直,手摸有触手感(约7成干)时,即停止理条。
(4)烘干:温度85℃至95℃,时间30分钟至60分钟,当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5%时,立即摊凉至室温。最后包装存放。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形条索紧直,形如凤羽,色如玉霜,油润光亮。内质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叶面玉白,叶脉翠绿。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含量≥36%,氨基酸含量≥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3:
火烧坪包儿菜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原生地方品种和京丰一号。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1200米至1800米,坡度≤25度的地块,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质地为中壤,有机质含量≥1.5%,pH值5.0至6.5。
三、栽培管理
1.播种育苗:3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用种7.5g;当幼苗长到3叶1心时间苗定苗,每平方留苗≤600株。
2.定植: 定植时间为4月中旬至8月上旬,每公顷定植密度≤49500株。
3.施肥: 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45000kg。
4.收获: 定植后80至90天产品成熟时采收,收获时间为7月至11月。采收标准为手捏有紧实感,叶球成扁平状。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多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叶球扁平状,紧实,味微甜,口感脆嫩。
2.理化指标: 单球重量为1.5kg至2.0kg,每100克鲜菜含水份≥94.8g,可溶性糖≥3.5g,粗纤维≤0.9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4:
新兴排米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材料
1.大米:产地范围内生产的籼稻米,陈化期为3个月至9个月,直链淀粉含量≥25%。
2.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山泉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浸泡→磨浆→脱水→蒸粉→挤压成型→冷却→复蒸→洗粉成型→干燥→成品。
三、加工要点
1.浸泡:采用常温浸泡。春夏季节浸泡时间2至4小时,秋冬季浸泡时间4至6小时,浸泡到大米手捻碎且无硬心。
2.脱水:将米浆中的水分脱去,脱水后的米粉含水量在35%至40%。
3.蒸粉:蒸粉后的粉料呈软性块状,熟度为75%至80%。
4.挤压成型:采用二次压挤压成型,挤压后粉丝直径为0.5 mm至0.8mm。
5.复蒸:复蒸温度为100℃至110℃,时间为25 min至35min。
6.洗粉成型:用常温水翻动搓洗粉丝,使粉丝松散、不粘连。按一定重量要求,将粉丝梳理折叠长方体,摆放在长方形盘中。
7.干燥:采用自然或用热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60℃,干燥后粉丝含水量≤14%。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粉丝润而透明,表面有光泽,复水后半透明;组织形态:丝条粗细均匀,有弹性;口感:煮后口感软滑、柔韧、爽口、不粘牙。
2.理化指标: 水份含量≤14.0%,酸度≤5°T,断条率≤15%,汤汁沉淀物≤1.0 ml/1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5:
灵山凉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 凉粉草:仙草(MesonachinensisBenth)。必须选用产地范围内生产的,提取浸膏量不少于23%的凉粉草。
2. 食用淀粉: 必须选用支链淀粉含量≥80%,细度≥100目的食用木薯淀粉。
3. 水:必须使用保护范围内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地表水,PH值6.5至7.4,总硬度≤13德度,矿化度≤350 mg/L。
二、生产工艺
1. 粉状灵山凉粉:
(1)工艺流程:
凉粉草→挑选→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过滤→浓缩→加入食用木薯淀粉搅拌均匀→烘干→粉碎→分装。
(2)技术要求:
①投料前处理:将凉粉草除杂、切段、洗净;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凉粉草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按凉粉草与水的重量比为1︰20加水,浸泡30分钟,煮沸提取两次,每次2至2.5小时,提取液过滤;
③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至波美度为8.0左右的浸膏;
④根据测量的凝胶强度加入适量食用淀粉,在55℃至65℃下缓慢烘烤48小时,粉碎过80目筛并分装。
2.凝胶状灵山凉粉:
(1)工艺流程:
凉粉草→挑选→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过滤→浓缩→蔗糖、蜂蜜、食用木薯淀粉、凉粉草提取液、水→搅拌加热至沸腾→灌装→封口→灭菌→冷却。
(2)技术要求:
①投料前处理:将凉粉草除杂、切段、洗净;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凉粉草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按凉粉草与水的重量比为1︰20加水,浸泡30分钟,煮沸提取两次,每次2至2.5小时,提取液过滤;
③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至波美度为2.2左右的浸膏;
④将浸膏、食用淀粉、水按1︰1︰40至50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搅拌均匀,在蒸煮锅中煮沸15分钟;
⑤灌装,封口,在121℃下杀菌,冷却后包装。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粉状灵山凉粉:为固体粉末,经加热煮沸冲调即成半固体状凉粉膏体,热饮时呈现糊状,冷却至室温凝结成冻。滋味略甘醇,但食用后有回甘滋味流贯于口中,口感舒爽。
(2)凝胶状灵山凉粉:色泽呈均匀的棕黄色至黑褐色,晶莹剔透,为有弹性的半固体膏状物,伴有少量糖液,味微芳香而甘醇,品质滑嫩爽口,具有凉粉草特有气味。
2. 理化指标:
(1)粉状灵山凉粉:水分≤10%,细度不小于100目,pH值7.5至9.5,凝胶强度0.08至0.12㎏/cm2。
(2)凝胶状灵山凉粉:固形物含量≥80%,pH值7.5至8.8,凝胶强度0.22至0.35㎏/cm2,干燥物含量≥1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钠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电子营业执照亮照系统上线运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号国家标准公告(2019-07-0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